2025/08/22
北京市人朝分实验学校(RCF Experimental School,简称“人朝分实验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地区,该地区周边交通便捷、环境优雅,建立有不少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国际社区和外籍人士的居住更使得这里具有可观的国际化程度。
作为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的成员校,人朝分实验学校背靠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遵从人大附中的指导,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为广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在办学上力求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2025年3月18日,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百强榜正式发布。今年是京领连续第八年发布中国国际学校系列榜单。京领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百强榜根据主流海外本科留学国家以及美英大学本科录取评估上的差异,分为美国和英国两个方向。
凭借高质量办学,北京市人朝分实验学校荣登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百强榜·美国本科方向和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百强榜·英国本科方向,在师资竞争力方面获得了4A评级。
2025年3月12日,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特色榜正式发布,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在2025年荣登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科研特色百强校和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数理特色十大名校。
2025年3月10日,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品牌价值百强榜正式发布,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在2025年荣登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品牌价值百强榜,获得5A评级。
在国际教育领域,师资力量始终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国际化教育标杆之一,人朝分实验中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深刻印证:一支兼具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教师团队,是打通全球教育资源壁垒、实现本土化教育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领导团队由人大附中和人大附中分校派出,教师团队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又有朝气蓬勃、专业水平高、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的青年教师。
特别的,在“国际高中课程合作项目”中,担任该项目教学的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甄选的高水平外籍教师和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中方教师。
该项目具有坚实的基础,以人大附中十年国际高中课程合作项目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又与英国名校海丁顿学校达成了深度合作,在师资队伍的搭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人大附中自2004年开始举办国际高中课程合作项目,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中外教师队伍,创立了深受学生喜爱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
人朝分与人大附中密切合作,在“国际高中课程合作项目”中借鉴其成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遵循科学严谨、融合创新、丰富多元的基本原则,创建特色课程。
人朝分与海丁顿学校在“剑桥国际高中课程(A-Level)”的教学中密切合作,同时,海丁顿学校还将为学校提供多种特色课程和教学资源,并协助进行A-Level课程和特色课程的教学评估和质量监督。
海丁顿学校(Headington School)成立于1915年,是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紧邻牛津大学。学校治学严谨,学风浓郁,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学校在《每日电讯报》的“2012年英国私立学校A-Level成绩排名”中位列第23位,且每年都有10%以上的毕业生成功入读牛津和剑桥大学。
人朝分通过从国外引进教授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在与他们合作的全过程中,系统、深入、细致地了解国外优质课程的先进理念、实质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方法。
人朝分的教师们都专业基础过硬,能独立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并达到规定的周课时量,做好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工作,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此外,绝大多数老师都需要胜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细致、扎实,对学生有耐心和责任心,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能承担选修课教学任务,积极做好指导社团活动等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市、区、校级各类竞赛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与本学科教研的课题研究;敦促教师们接受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有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好学上进。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队伍参加继续教育,按规定参加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不断锻炼教师们较强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对不同文化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包容心。
在这样的师资队伍格局下,人朝分的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实现教学相长,反哺学校教学长青。
外籍教师凭借母语优势和国际化教育背景,能够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和国际课程标准的精准实施。例如,外教在IB、A-Level等课程中可直接引入全球前沿的教学案例,并通过地道的英语表达帮助学生突破“中式英语”的局限。而中方教师则依托对本土学生学习痛点的深刻理解,提供文化衔接与学科知识转化支持,例如通过双语解析复杂概念、对比中西学术思维差异,确保学生既掌握国际课程框架,又夯实本土学术基础。两者的协同教学形成“语言沉浸+认知适配”的闭环。
外籍教师常采用互动式、项目制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案例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中方教师则擅长系统性知识梳理和应试策略指导,例如通过分层教学提升AP/IB大考的得分率。两者的结合既避免了纯西式教学的“自由散漫”,又突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桎梏。
外籍教师的国际经验为学生打开全球升学通道,直接对接牛津、剑桥等顶尖大学的录取标准。而中方教师则通过生涯规划辅导,帮助学生结合中国家庭需求选择留学路径。
学校通过举办“国际高中课程合作项目”,将中外教育的精华熔铸其中,搭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平台,为学生创建充分发展个人潜能的教育场所和育人环境,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加弘扬,使中外教育的融通成为一种常态,通过中西合璧的特色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青春期儿子从“严重叛逆”变成“懂事上进”:父母掌握这个“万能黄金沟通公式”,孩子的改变让你惊喜
挖掘威海本土文化,切身实地感受家乡魅力,包揽两个奖项的获奖团队是如何备赛的呢~ #我如此热爱威海#外语短视频#威海#表白城市#我爱威海#外语
AMD Medusa Halo APU 曝料:最高 26 核+ 48 CU
玩家爆改联想Legion Go掌机:15颗18650电池打造240Wh续航怪兽